近日,我校携手义乌市民政局联合启动“青春?情感?责任”大学生婚恋成长计划。该计划致力于引导学生在探索情感的过程中深化自我认知、提升沟通能力、理解责任内涵,树立“健康、平等、担当”的现代婚恋观,为未来构建幸福稳定的亲密关系与家庭生活奠定基础。校领导徐美燕,义乌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崔清兵、市婚姻登记中心主任龚君婷出席仪式,义乌市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代表、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学工办主任、心理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共计170余人参会。
活动现场,“幸福密码”成长咨询室正式揭牌启用,成为仪式中的一大亮点。在全场师生见证下,红色幕布徐徐揭开,标志着这一校园情感支持新阵地的落成。未来,咨询室将作为常态化服务平台,由专业导师团队驻场,为学生提供常态化情感困惑解答、亲密关系指导等一对一辅导服务,填补校园情感支持场景空白。

启动仪式上,徐美燕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与婚恋观念多元交织的背景下,面向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群体实施该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一是立足学生需求,回应成长关切。 她强调健康的婚恋观是青年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追求幸福人生的重要基石,该计划旨在回应学生们在情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惑,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怀学生终身发展的具体体现。二是聚焦核心能力,赋能幸福未来。该计划的核心目标不在于结果导向,而在于能力培养。学校希望帮助学生获得一份“带着走的能力”,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具备的自我认知、有效沟通、情绪管理和责任担当的内在力量,为未来建立稳定、幸福的亲密关系做好关键准备。三是寄语广大学子,鼓励积极投入。 她勉励同学们要将此次计划视为一堂宝贵的“人生预修课”,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真诚学习和勇敢实践,为即将开启的人生新阶段储备更丰盈的爱的智慧与责任担当。

义乌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崔清兵在致辞中对本计划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民政局作为婚俗改革主管部门,始终致力于推动婚俗新风建设,通过打造综合性婚姻登记中心、健全婚姻家庭辅导机制、开展“幸福种子计划”等举措,发展文明简约的“甜蜜经济”,积极构建现代婚恋文化。此次走进校园开展婚恋教育,旨在将工作关口前移,帮助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前树立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培养识别情感、表达爱意和担当责任的能力。他寄语同学们要勇敢去爱、智慧去选、责任在肩,共同营造尊重、平等、有担当的婚恋环境。

会上,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的该计划的具体内容。
仪式结束后,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婚姻咨询师郑弈仙为学生们带来了题为“探索爱与亲密关系”的专题讲座。郑老师结合大学生常见的情感困惑,借助真实案例,生动解析了“喜欢与爱”的区别、沟通中的情绪管理方法,并就常见的情感认知误区进行了细致梳理,引导学生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关乎对自我与他人的尊重与责任。

“这堂课为我们打开了理解情感的新视角,”创意设计学院24产品艺术设计3班的余彤彤在分享听课感受时表示,“大学阶段是我们价值观和情感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样的讲座帮助我们跳出片面理解,既不回避情感需求,也不忽视责任的重要性,可说是课堂之外一门非常重要的人生成长课。”
据悉,本次大学生婚恋成长计划将以“幸福密码”成长咨询室为依托,以系列主题讲座为引导,持续整合家庭、社区等多方资源,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学生提升情感认知能力与责任意识,为推动构建理性、成熟、负责任的青春情感文化注入新动能。

(审核 蒋祝仙 编辑 宗相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