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构建国际贸易领域涉外劳动争议处置机制,调解仲裁人才保障及智力支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学校国际创客园举行。此次活动由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承办,义乌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刘晓坚、副院长王晟,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院长乔浩风、副院长蒲芳,我校外语外贸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和两校相关教师代表,以及十余名国际学生和创业校友代表参会。
刘晓坚首先介绍涉外劳动争议处置机制创新改革总体情况,并针对当前改革形势,提出重点在三方面推进工作。一是提升涉外劳动纠纷处理专业化程度;二是构建国际贸易规则下劳动关系新模式;三是为国家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及其他地区开展涉外劳动争议处置提供义乌样板。

中量大现代科技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负责人、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外贸外语学院负责人分别发表讲话。乔浩风表示,中量大现代科技学院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各方协作教学、科研、实践交流、人才互聘等方面走深走实,最终在涉外劳动争议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强化问题解决的协同性与实效性。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外贸外语学院负责人介绍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专业群建设突出成果、国际创客园建设情况等。国际教育学院、外贸外语学院将依托学校资源,为涉外调解人才培养提供课程支持与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联接中外劳动权益保障的桥梁,为义乌国际进出口贸易改革试点贡献力量。

仪式上,四方代表共同签署《调解仲裁人才保障及智力支持合作协议书》,明确将在人才联合培养、调解资源共享、法规宣讲常态化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为义乌涉外劳动争议处置多方协同提供力量。

中量大现代科技学院、我校相关教师以及优秀国际校友代表受聘成为义乌市国际贸易领域涉外劳动争议调解员。来自法国的巴斯蒂安表示,他作为将创业项目落地在学校国际创客园的国际创客,将积极学习中国劳动法律法规,利用自身跨文化沟通能力,协助化解涉外劳动纠纷,为义乌外贸发展贡献力量。

王晟为国际学生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讲,围绕涉外劳动争议定义、处理办法及流程等核心内容,结合义乌典型案例解读维权流程与调解技巧。现场互动频繁,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此次签约仪式的举办,不仅为义乌构建了更高效的涉外劳动争议处置体系,更打开了“高校育才、政府用才、社会受益”的政校合作新模式。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与政府部门、兄弟院校的协同合作,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实践需求为导向,为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国际贸易领域的涉外治理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审核 吕君 编辑 王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