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为了让大学生们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活,10月26日,人文旅游学院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民族文化活动节。在缤纷校园里刮起了最炫民族风,上百名学生参与了该项活动。

本次大学生民族文化活动节系学校第七期发展性资助项目之一,项目申报团队是来自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大二的学生,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策划和组织了该项活动。该项目依托学院,结合会展专业大一新生独立实践周《展会现场服务》课程,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大二学生带着大一学生共同完成,大大提高了会展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项目团队用心调查各少数民族文化资料、生活习俗和收集民族特色服饰,融合会展策划、节事活动、活动现场组织和服务等知识,以新颖的少数民族服装校园游走和文化知识闯关的活动方式,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少数民族服装的美,了解我国56个民族知识,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
在所有工作人员一切准备就绪后,一声“欢迎同学们参加‘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节”为活动拉开了序幕。紧接着,迎来了很多穿着各色民族服装的同学,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地进入活动现场。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欢乐的气息弥漫在整个现场,让同学们感到愉悦和放松。
活动以打卡的形式呈现,总共有八个小环节。分别为:民族服装校园游走展示、观看五十六个民族视频、民族知识竞赛、民族语言学习课堂、民族服装猜猜猜、民族贯口、民族地理小课堂、服装沉浸式体验馆,依次进行。每一个打卡点都会有专门工作人员介绍活动内容和形式,使同学们能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也能更加投入到活动中。现场还会另派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保证活动能正常开展。
现场活动中,同学们为活动穿上各民族服装,使民族氛围更加浓烈,同时也能看出他们对活动的重视。同学们发出许多惊叹,如“傣族服装好漂亮,苗族的也好看”“民族语言好神奇”“涨知识了”……这些赞语让工作人员更加积极为参观的同学们服务。从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能感受到举办本次活动给同学们带来了知识。
其中,最有趣的环节是变装环节。同学们跟着卡点,抬脚落脚间从常服到民族服装的转变,展现了民族服饰的美和民族文化的璀璨,更展示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民族变装给大家带来惊艳感,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民族服饰的魅力。



活动现场,会展专业学生为服装扮演者,身着苗族服装、侗族服装、水族服装、壮族服装、藏族服装、傣族服装、畲族服装、朝鲜族服装和汉服进行校园游走展览宣传。

工作人员有话说:
我负责的是“民族知识竞赛”的环节。我们在前期就搜寻了许多民族知识,然后再把它们做成竞赛题,供同学们解答,看到同学积极,抢答我感到很高兴。同时还能让大家更加了解民族文化,感觉非常有意义。
——来自会展专业的小刘同学
我负责的是“民族语言学习课堂”的环节。这个是有一小小的要求,就是会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当然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一员,我当然是会说的,不仅如此我还去了解了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活动能圆满成功,我感到很开心。
——来自会展专业侗族的小胡
我负责的环节是民族地理小课堂,同学们先阅览一遍中国少数民族地图,地图上标的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记住后用少数民族的贴纸在中国地图上标出正确的分布地区。这个游戏可以让同学们在感受乐趣的同时,记住不同民族所在的地区,对少数民族的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来自会展专业的小王同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谁也离不开谁。通过举办本次活动,乘资助之风,开专业之车,筑梦向未来。项目充分发挥民族服装之美、文化底蕴之深厚,采用最直观的着装展示,让同学们不再只限于通过图片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特色,而是通过民族小游戏来加深民族的认识,让同学们充分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审核 季振华 编辑 王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