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准把握义乌市场发展脉搏,抢抓数字贸易人才培养机遇,10月23日上午,党委书记李昌祖、院长马广率领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办公室、组织部、纪委办、教务处、科技处、校企合作处、双高办与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赴新近启用的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开展实地考察。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占热情接待了我校一行。在陪同走访过程中,陈德占详细介绍了全球数贸中心的整体规划、数字化市场建设进展、“AI+外贸”创新模式,以及新一代市场的战略布局与行业发展前景。他表示,全球数贸中心是义乌第六代市场的标杆,围绕新贸易、新市场、新地标三条主线,一体推进“人、货、场,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六大贸易要素数字化提升。项目依托五大核心板块,实现垂直场景化、细分行业培育、数贸融合、商业上楼,推动市场积极融入数字生态,加快从“制造”向“创造”转型,助力“小商品”汇聚为“大市场”、催生“大产业”、服务“大开放”。
在全球数贸中心,自动生成多语名片、商铺智能导航、洽谈实时翻译、AI数字人广告等数字化场景层出不穷,生动展现了数字技术对传统贸易的赋能效应,为我校考察团队提供了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直观、前沿的实践教学课堂。校领导一行与市场商户、企业代表亲切交流,沉浸式体验了一系列创新科技产品,重点询问了商户在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创意设计实践中的技术应用情况,深入了解了当前行业需求与市场格局的演变趋势,并由此延伸探讨了人才培养方向与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李昌祖在考察中强调,学校必须扎根义乌、服务地方,人才培养工作要紧密对接市场变化趋势,在教育教学中持续强化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沟通协作能力和市场拓展素质,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马广指出,学校要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推进创意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依托“商城杯”创意设计大赛等平台,拓展合作空间、创新育人模式,不断提升学校服务行业与产业的能力,构建校企共生共长的新生态。
此次走访考察,不仅加深了对新质生产力内涵的理解与认识,更成功搭建了学校与前沿市场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学校精准把握数字贸易浪潮下的市场行业变革、专业布局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将考察学习的成果切实转化为赋能学生成长、服务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审核 高燕 王小强 编辑 宗相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