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支撑学校高水平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为核心,坚持引育并举、协同推进,持续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人才队伍数量上稳步增长、质量上优化升级,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现有正式在编教师696人,高级职称教师243人,其中正高50人,硕士以上教师597人,其中博士44人,境外留学访学三个月以上专任教师占比达40%,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0%;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共22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浙江工匠2人,省技术能手4人,省首席技师3人,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4名;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入选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2项 二等奖2项 三等奖4项;指导学生技能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9项。


布好教师梯队大棋局 稳中求进


(一)助讲培养,充实青年教师储备。学校严格贯彻执行《人员招聘(招考)录用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人才引进工作,做到招聘工作公开化、招聘范围广泛化、招聘条件透明化、招聘程序合规化、招聘监管严格化。通过组织开展教师公开招聘及非教学岗招考等各类人才招聘工作,近3年来,学校共引进人才178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126人。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建立“双导师”选拔机制,构建“导师”库,校内专业导师教学引导与企业师傅实践指导有机结合,构建职业发展双通道(二)名师引领,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实施领军人才计划,出台《专业领军人才引进暂行办法》,探索采用柔性或聘用制等方式,引进领军人才带领专业发展,自2017年我校共引进3名专业领军人物、14名特聘教授和7名兼职教;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采取“一人一议”和特事特办的快速机制,实施年薪制薪酬方式,强化目标管理,推行绩效考核,引进博士、教授、高技能人才27名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建立“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的发展通道,完善卓越教师遴选及培养标准,选拔并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全面推进博士培养工程教授培养工程,近五年新晋升正高职称23人,新增在读博士26人,3人博士毕业1人博士后优秀等级出站博士引进人数、晋升正高人数、新增在读博士人数三项指标均创新高。(三)专兼结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管理、激励等机制,加强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培训,提升兼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教师专兼比,完善教师队伍体系。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每学期聘请兼职教师数100人以上,保持兼职队伍相对稳定,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的重要作用,提升学校实践教学水平。

 

http://www.ywicc.edu.cn/__local/7/08/86/B0032C405E75F46867285B3316B_EC3165F6_26231.jpg

领军人才签约仪式现场

 

搭好教师发展大舞台 百花齐放

 

(一)校内平台:实施教师发展平台支持计划。学校以教师发展中心平台建设为支撑,做好功能整合,了解教师需求,明确目标定位,设计规划方案;实施教师校本培养计划,开展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创业导师等人才队伍专题培训;落实教师资源共享计划,制定师资共享清单,实现全校教师资源跨学院、跨专业灵活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人尽其才;完善平台资源建设,包括培训项目的选择、专家库的建设。近年来,学校选派教师赴浙江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专业建设和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积极组织各类进修,加大国赛、省赛的培训学习,注重培训效果。(二)行企平台:实施教师行企实践行动计划。充分利用行企平台,加大行业企业“下企业、访问工程师、顶岗实践”选派力度。充分利用“访问工程师”平台,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以项目引领的方式掌握专业技术领域的最前沿知识,目前累计选派访问工程师192人,申报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138项,校企合作项目交流评审获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突出项目成果导向,加强项目管理及评价模式改革,将以往按项目平均资助的形式改为依据考核结果分等级资助,注重项目实施绩效;完善教师下企业制度,加强行业企业对标学习,要求专任教师每年下企业锻炼一个月以上。三)国际平台:实施师资国际化提升计划。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义乌优质产能“走出去”、境外先进理念“引进来”。学校不断拓展境外培训途径,探索搭建国际平台,建立境外培训基地,大力支持教师赴境外进行短期、中长期培训,努力提高教师国际化素养。我校一方面鼓励教师争取国家、省资源出国进修访学,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参加境外三个月以上的访问学习,共151位教师分别到德国、新加坡、新西兰、英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三个月的专题培训。目前学校境外留学访学三个月以上的教师2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以上

 

http://www.ywicc.edu.cn/__local/2/15/C6/FCDFD2DFC2EB253C7FC1B4D093D_71D08DEA_42168.png

浙江大学-专业建设和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

 

http://www.ywicc.edu.cn/__local/E/3A/63/8AADBACF059D9E0F009AB1A66E3_E3C5B679_3EE76.png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和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研修班

 

http://www.ywicc.edu.cn/__local/4/9E/13/11B20ABEA8A09661C0D43D86DEC_AF6246AB_397EA.png

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交流评审会

 

http://www.ywicc.edu.cn/__local/B/3F/C7/1B0EDF01EFD81EB9C21886CCD2D_ED1D2691_F836.jpghttp://www.ywicc.edu.cn/__local/E/68/99/18ACF42BACD214C3FB8578433F9_EAF2C520_AB63.jpg

我校教师在加拿大卡纳多学院交流学习

 

画好制度建设大蓝图 推陈出新

 

通过实施制度“废、改、立”,修订、出台人事制度30余项,为学校引才、用才、治才和教师个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教师分类管理,修订《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办法》,根据分类培育差异化发展需要,将岗位横向上分为专业技术岗位(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纵向上设置专业技术岗4 个层次13个等级、管理岗四至十级岗位,采取“全员竞聘”的方式确定岗位等级,支持教师积极尝试“低职高聘”,营造竞争择优的干事创业环境。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优化绩效考核评价分配机制,出台《奖励性绩效工资二级管理办法》,由二级单位自主搞活绩效工资分配,建立与岗位管理相对应的薪酬分配体系;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设立高层次人才薪酬,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的分配方式。深化职称评改革完善职称评聘标准,按照人才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型四种类别,分别设置业绩评价标准;同时,凸显学校创业教育特色,将实战型创业导师纳入社会服务型之中,单列标准,推动学校创业特色人才培养;建立标志性成果直聘和高层次人才直聘通道,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行师德建设机制,实施师德师风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师德师风红线,强化在各类教师评价考核和职务聘任中实施违反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开展校园“十大标兵”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典型激励全校教师创先争优。完善教师培养管理,从规范教师的劳动纪律到兼职教师的管理,从国内、国外进修培训到教师离岗创业创新均有涉及,并新增教授培养工程、博士培养工程等办法,以政策优势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

 

2020年“十大标兵”表彰大会